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在少歌当皇帝被直播了 > 第23章 神秘皇帝

第23章 神秘皇帝

天幕画面骤然切换,视角如鹰隼般直冲九霄,旋即又如流星坠地,向着千里之外一座雄踞于平原之上的庞然巨城俯冲而去!

俯瞰之下,整座城池轮廓巍峨,绵延百里不绝。

东西二坊界限分明,如棋盘般规整,每坊之内又各含两市,市井街道纵横交错,细数之下,竟有一百一十坊之多,格局宏大,气象万千!

镜头缓缓上移,聚焦于城池中央那最为雄伟的城门,巨大的匾额之上,两个鎏金大字在日光下灼灼生辉——

天启!

画面持续深入天启城内。但见街巷之间,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往来百姓面容虽带风霜,眼神却透着一股生于帝都、见惯风云的韧劲与从容。

整座城市井然有序,自有一股吞吐天下的磅礴气象。

视线再度拔高,越过层层民居与坊市,一座仿佛矗立于云端、凌驾于整座城池之上的恢弘宫殿群赫然出现!

飞檐斗拱,如龙探爪,气势之盛,宛如神明居所,沉默地俯瞰着它的子民与疆土。

镜头最终定格于宫殿最深处。

一座高达百丈的玉砌高台拔地而起,宛如通天神梯。

高台两侧,数百名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然而立,人人摒息凝神,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凝重。

高台中央,一名浑身浴血、甲胄残破的将军正单膝跪地,头颅深埋——正是此前在三顾城外,围攻白发仙与唐莲等人的百战玄甲军统领!

“陛下!”

他声音嘶哑破裂,带着难以洗刷的屈辱与恐惧,“末将无能!

未能夺回黄金棺,有负圣恩,请陛下降罪!”

高台最上方,一道身影负手而立。其身姿挺拔,高逾八尺,周身自然散发着令人不敢直视的煌煌天威。

然而奇异的是,其面容始终笼罩在一层朦胧的光晕或阴影之中,难以窥其真容。

这位神秘的北离帝王缓缓开口,声音并不高昂,却蕴含着千钧之力,每一个字都清淅地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你率领的,是朕麾下最精锐的百战玄甲军,更携帝国战阵‘烽火连营’而去。

结果……告诉朕,你连一口棺材都拿不回来?”

那王统领额头青筋暴起,羞愧欲死,只能以头抢地,重重叩首:“末将……万死!”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时刻,文官队列中,一人稳步走出。

他拱手躬身,声音沉稳冷静,打破了死寂:“陛下,据臣所知。

此次王统领失手,确有情有可原之处——雪月城弟子护送在前,天外天妖人蓄意搅局在后。

百战玄甲军固然擅长大规模战阵冲杀,于万军丛中可横行无忌。

然在城镇巷陌、山林险地之间,应对江湖武人的诡谲手段与单点突袭,确非其长。”

他话语稍顿,继续不卑不亢地陈述:“王将军未能完成使命,按律当斩。

然,眼下北疆不宁,南方亦需震慑,帝国正值用人之际。

恳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准其戴罪立功,以观后效。”

高台上的帝王沉默了片刻,那无形的威压让空气几乎凝固。

终于,他再次开口,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削去其将军之职,一应爵禄尽皆耻夺,贬为普通军卒,即日发往北疆前线。若再无功……”

帝王的声音陡然转冷:“提头来见。”

“谢陛下不杀之恩!”

王统领再次重重叩首,额头已然见血,却不敢有半分怨言,跟跄着起身,狼狈退下。

帝王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锋,缓缓扫过阶下众臣:“百战玄甲军,不及江湖人手段?

败了,就是败了。

朕的朝堂,不需要借口。

朕要的,是那口棺材,是棺材里的人!”

他的目光最终落回那名进言的文官身上:“李通古,你既言玄甲军力有未逮,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莫非……是要请动国师出手?”

被称作李通古的文官脸色微微一变,连忙更深地躬身:“臣不敢妄议国师!臣之意是,对付江湖人,或当以江湖之法破之。”

“内廷五大监中,掌香监,不仅掌管皇家所有佛寺及相关事务,那寒水寺亦在其管辖之内。

更重要的是,掌香监早年亦曾游历江湖,深谙此道。

由他出手,或可兵不血刃,取回黄金棺。”

此言既出,李通古便躬身退至一旁,缄口不言,将决断之权完全奉还。

高台上的皇帝陷入短暂的沉默,那无形的目光如同实质,扫过阶下每一位臣子,最终,他缓缓开口,声音传遍高台:

“传旨,命掌香监,出宫。”

“遵旨。”

侍立一旁的内侍立刻以尖细的嗓音领命,声音划破了现场的死寂。

皇帝的目光再次变得锐利如鹰,扫视百官,语气陡然转为森寒:“北疆之事,无心,若能为帝国所用,自然是锦上添花。

但尔等需给朕牢记——”

他略微一顿,周身散发出的磅礴威压让所有人都感到呼吸一窒,“即便得不到,帝国的车轮也绝不会因此而停滞!

传朕旨意,命户部、兵部、粮草司即日起开始征调兵马,全力筹备粮草军械。”

“朕的帝国,容不得任何宵小觊觎,更容不得半分侵犯!”

“臣等遵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高台之下,文武百官齐齐躬身,山呼海啸般的声浪汇聚一堂,直冲云宵,震荡着这座象征着北离权力巅峰的宏伟宫殿。

庄严肃穆的大朝会散去,天幕镜头悄然转入皇宫深处一间更为隐秘的殿宇。

此处灯火通明,却光线幽暗,玄黑与暗红二色交织的巨大梁柱撑起高阔的穹顶,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

殿下肃立的臣子不过寥寥数人,却皆是执掌京畿防卫、情报机要的内核人物,堪称帝国真正的权柄中枢。

龙椅之上,皇帝的身影在晃动的灯影中更显深邃。

他指尖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叩着冰冷的扶手,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寂,声音缓慢而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

“寡人听闻……护送那黄金棺的雪月城一行人中,混着一个身着青色裘衣的少年。

据说,生得颇为俊朗,那眉眼神情……倒有几分,象极了朕那已然失踪的六皇兄。”

“轰!”

此言一出,宛如一道无声惊雷在静谧的大殿中炸开!

殿下所有重臣,无论是久经沙场的武将,还是老谋深算的文臣,脸色瞬间齐变,连呼吸都不自觉地屏住,仿佛听到了这世间最禁忌的名讳。

李通古额角渗出细密冷汗,硬着头皮上前一步,躬身拱手,声音尽可能保持平稳:“回禀陛下,那少年的画象确已加急传回。

臣等仔细比对,其容貌……虽与当年失踪的永安王殿下有五六分神似之处,但据玄甲军前线将士多次回报,此子气息虚浮,确实不通武艺。

这一点,与当年武功卓绝、名震天下的永安王,实在……相去甚远。”

他将“不通武艺”四字咬得极重,试图以此作为最有力的证据,平息帝王那已然升起的疑心。

“不通武艺?”

皇帝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而玩味的弧度,似笑非笑,“可如今,天下人都在疯传,说那黄金棺里,藏着能逼寡人退位的先帝密诏。

偏偏在这个关头,就冒出来一个容貌酷似先帝最宠爱之永安王的少年……

诸位爱卿,你们来告诉朕,这究竟是别有用心之人的阴谋?

还是无巧不成书的巧合?

亦或者……是雪月城那位枪仙,精心为朕布下的一个局?”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空气仿佛都凝固成了冰。

谁人不知,当年的永安王是何等惊才绝艳,圣宠之隆,几乎定为国本。

此刻被陛下当众以如此语气提起,其中深意,细思极恐。

忽然,皇帝的目光转向大殿右侧那片最为浓重的阴影角落,连语气都似乎放缓了些许,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尊重?抑或是倚重?

“看来……先生,此番不得不劳您大驾,亲自出宫一趟,去替寡人……看一看那个少年了。”

阴影之中,一道身影应声缓缓步出。

来人一身白衣,胜雪不染尘埃,身姿挺拔如孤松独立。

其面容清俊,气质冷冽如崐仑山巅终年不化的积雪,眉眼间蕴着一股超脱物外、洞悉世情的淡漠。

他仅仅是站在那里,周遭的光线仿佛都随之变得清冷、疏离。

“臣,遵旨。”

白衣人微微颔首,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半分情绪,仿佛只是在应承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

“怎么不露脸,我倒要看看逼我雷门的皇帝长啥样!”

“这还是我们现在待着的天启城吗?”

“这皇帝也太神秘了,看不清脸啊!”

“这朝堂太肃穆了,现在的朝堂和它一比,简直是个草台班子!”

“这皇帝要无心干嘛,好象不是为了武功!”

“永安王,皇帝似乎很忌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