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文学城

繁体版 简体版
海棠文学城 > 从三体世界开始机械飞升 > 第86章 原林藏秘,无边巨构

第86章 原林藏秘,无边巨构

高耸入云的巨木,盘根错节的藤蔓,厚重的如同地毯的苔藓,遍布未被机械所污染的净土。

甚至为了让这片原始森林更好的发展,在半空中还有大量阳光仿真器,正熠熠生辉。

尽量让每棵树木,每株杂草都能沐浴阳光。

要是竖耳倾听,还能察觉到远处传来的潺潺溪流声以及不知名的鸟叫和昆虫的振翅声音。

远处似乎还能听到大型动物的咆哮。

之所以建设这一片巨大的原始森林,并不是科尔善心大发,而是按照逻辑推演所得出的最完美方案。

地星46亿年的生命演化,留下了大量不为人知的宝藏。

单单是那些神奇动物的基因,或许就是未来某项科技突破的关键,

“奥丁,同步原始之环生态数据!”

“指定确认,数据同步中——”

瞬间,科尔的内核意识就接收到海量数据,

数以百万计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基因系列、生物结构,如同一张完美的星图,徐徐展开。

而在其旁边的是复杂的食物链、共生关系。

这些数据,就是科尔保留这片生态区的内核价值所在。

地星46亿年的生命演化,是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自然实验。

这种实验成果,即便是以他现在的科技手段也无法完全复刻,甚至连零星半点都做不到。

其生物多样性、基因变异、适应策略,依靠单纯的基因编辑技术,根本无法完全模仿。

科尔头颅微微转动,目光锁定在远处一只色彩斑烂的树蛙身上。

数据瞬间反馈:

“红彩箭毒蛙,基因串行已解析,其分泌的皮肤毒素中蕴含7种未知生物硷,具有高效神经阻断潜力。”

“可运用于新型神经麻醉剂开发,或神经信号传导机制研究。”

看着这些数据就能明白,科尔为什么要保留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

而且不仅仅是这个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生态系统本身的动态平衡就是一个天然复杂的系统模型例如其中的运行机制,食物链的层级控制以及能量流动,都有借鉴价值。

如果将其采集分析,完全可以用在星火级突击舰群的战术优化,又或是深空探测机器人协作网络设计,以及大型工业设施分布管理。

要是没有参考模型,仅靠已有的信息数据进行推演仿真,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时间多少资源。

科尔的身体缓缓升高,在他眼中这片充满生机的原始森林,已经彻底变成了一个活着且不断演化的生物系统模型库。

里面不是单纯美丽的风景,而是未来武器、高效算法、新型材料的潜在数据库。

“奥丁加大生态区保护力度,禁止任何非研究要求的进入许可,加强对所有动植物的管控和分析。”

“收到,主宰!”

给奥丁下达指令后,科尔没有继续停留,而是散去纳米虫身体,内核意识瞬间化作一道洪流,

瞬间来到环绕地星运行的月球轨道上。

此时的月球早已不是那颗布满环形山的天体,而是像地形一样被彻底改造,表面复盖了一层厚重的金属装甲,成了一颗超巨型的工业平台。

因为不需要考虑居住,所以各种粗大的能量渠道疯狂蔓延,连接着一座座聚变反应群和超大型能量存储数组。

在这些能量节点附近,无数自动化工厂耸立,最先进的3d打印数组在以纳米级的精度源源不断的生产各种工业用品。

而这些生产出来的东西则会通过那几十万艘运输飞船,将其运往太阳系各个角落。

当然,最令人震撼的并非月球本身,而是在月球轨道外侧,一个环绕着整个月球的巨大金属光环,那是超巨型粒子加速器。

其表面密布着能量引导线圈和超导磁体数组,无数工程飞船如同尘埃般负责在渠道表面进行调试加固。

“主宰,”。”

“一旦加速器完工,所产生的粒子束最高峰值可以达到普朗克能标的1/1000,远超限理论模型三个量级。”

“知道了!”

科尔淡淡的回了一声,随后平静的注视着那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最强的物理实验设备。

其体积,比维德建造的那个还要大上好几倍。

毕竟,超验黑客世界可没有联邦存在,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议会扯皮,没有预算限制,更没有投资1000亿信用点,最终只有100亿用到实处的狗血事件。

一切都在他的意志下完美的被执行。

不过由于工程太大,再加之还要执行创世纪计划,所以直到现在这个矩形的加速器还未完工。

但相信,加速器一旦完工后,便能够成为他探索宇宙法则大门,研究基础物理的最可靠后盾。

之后科尔又分别逛了水星工业基地。

这里就和联邦的水星工业基地没有多大的区别。

在密集到堪称恐怖的巨型采矿平台和熔炼工厂,以及毫米级工业机械虫的协同作业下,水星就象被啃了一大口的苹果,看起来格外别扭。

而那些被剥离的物质,则会在工厂中被提纯塑形,成为规模远超月球的戴森云。

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尔对于资源和能源的须求也在与日俱增。

虽然已经掌握了核聚变技术,但单纯的依靠和即便已经开始,有些跟不上后续能量须求。

为此才需要戴森云计划。

至于为什么不搞戴森球,因为这个设想完全就是个笑话。

前者是科学幻想,而后者则是现实须求想要建设出包裹太阳的戴森球,即便将太阳系内所有行星全部拆除都达不到要求。

而且戴森球的设计难度又过高,这就导致能建设戴森球的文明已经有了更高的能量获取方式。

而需要戴森球的文明又没有技术建设,所以说戴森云才是最好的选择。

简单观察一遍,科尔来到了自己最后一个目的地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直径约200公里的灵神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