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纸鹤的远行
门,再次被牢牢锁死。黑暗与寂静如同厚重的毯子,重新复盖了杂物间。
但林凡的心境,已与上次锁门时截然不同。老张的试探象一柄重锤,敲碎了他最后一丝侥幸。被动等待,隐藏自身,已不足以保障安全。他必须主动,必须在被发现或被那冰柜间的异常卷入之前,获得足够自保乃至反击的力量。
那46点执念值,如同沙漠中的最后一捧清水,珍贵,却远远不够。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纸箱。里面还剩下几只完好的纸鹤,以及一些型状尚可的彩纸碎片。它们是他在绝境中最初的伙伴,也是他目前唯一能依仗的“手脚”。
老张能追踪与纸鹤的“异常连接”,那么,就不能再与它们创建过于深入、持久的联系。必须像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并且要更加巧妙。
他选择了一只之前较少使用的蓝色纸鹤。这一次,他不再尝试精细操控或长久共鸣,而是设置了一个极其简单的指令——单向移动。
他将一股微弱但清淅的精神力,如同设置好程序的脚本,注入蓝色纸鹤的内核。指令很简单:沿着门底缝隙,尽可能向外移动,直到精神力耗尽或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
这是一种“发射后不管”的模式。一旦指令完成,他将主动切断与纸鹤的大部分连接,只保留一丝最微弱的、用于最终定位的感应。这样既能最大限度降低被老张追踪的风险,又能让纸鹤执行探索任务。
这个过程比他想象的更消耗精神力。将意志固化并赋予一个死物,让其自主执行,远比实时操控要难。他感觉到灵灯的火焰都摇曳了一下,那46点执念值仿佛也随之暗淡了一丝。
终于,指令设置完成。
蓝色的纸鹤在箱中轻轻一颤,仿佛被无形的线牵引着,摇摇晃晃地飞起(更准确地说是漂浮滑行),朝着门底那道狭窄的缝隙而去。
它的动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僵硬,带着一种程序化的迟钝,但目标明确。
林凡“看”着它艰难地挤过门缝,消失在另一边的黑暗中。他立刻主动切断了绝大部分意识连接,只留下那缕如同风筝线般纤细的感应。
现在,他能做的,只有等待。
时间在寂静中缓慢爬行。通过那缕微弱的感应,他能模糊地感知到纸鹤正在移动,方向似乎是沿着走廊向右侧而去。没有遇到障碍,也没有触发任何异常。
这种感知非常模糊,无法得知具体环境,只能判断大致方位和是否还在移动。
几分钟后,移动停止了。
不是精神力耗尽的那种自然停滞,而是仿佛遇到了什么,被阻挡了下来。
林凡心中一动,集中意识,试图通过那缕感应获取更多信息。传递回来的,是一种“触碰到了垂直坚硬物体”的反馈。
是墙壁?还是……门?
他小心翼翼地,尝试重新创建一丝稍强一点的连接,不是为了操控,仅仅是为了“感知”周围环境的轮廓。
反馈断断续续,如同信号不良的收音机。他“感觉”到纸鹤似乎停在了一处角落,旁边是垂直的、冰冷的平面(墙壁?),而前方似乎有微弱的气流流动,带着更复杂的气味——不仅仅是消毒水,还有一丝……陈旧的纸张和电子设备待机的微弱臭氧味?
这不是普通的走廊局域!
是办公室?文档室?
就在他试图进一步感知时,那缕连接猛地一阵剧烈波动,反馈回来的信息变得混乱不堪,仿佛纸鹤被什么东西拨动了一下!
林凡心头一紧,立刻彻底切断了所有连接!
是被人发现了吗?是巡逻的人员?还是……老张?
他摒息凝神(尽管他并不需要呼吸),将自身存在感降至最低,全力感知门外的动静。
没有脚步声,没有惊呼,什么都没有。外面依旧是一片死寂。
但他知道,那只蓝色的纸鹤,恐怕凶多吉少了。它可能被当成了普通的垃圾扫走,也可能……落在了某个有心人的手里。
这次探索,失败了。还损失了一只宝贵的纸鹤媒介。
一股沮丧感涌上心头。主动出击的第一步,就出师不利。
但他很快将这负面情绪压下。失败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至少,他验证了这种“单向指令”模式的可行性,并且模糊地感知到走廊右侧的某个房间可能存在有价值的信息(纸张、电子设备)。
而且,这次他切断了连接足够快,应该不至于像上次那样被老张精准追踪到源头。
他还有机会。纸箱里还有媒介。他对精神力的运用也比之前更熟练。
他需要总结教训,调整策略。下一次,指令可以更复杂一些,比如遇到障碍如何应对;或者,选择更隐蔽的移动方式,比如沿着墙根阴影移动;甚至,可以尝试让纸鹤携带更微小的纸屑,在特定地点留下难以察觉的“标记”……
路,是人走出来的。对于纸人而言,亦然。
林凡的“目光”再次变得坚定。他看向纸箱中剩下的媒介,看向那扇紧闭的门。
恐惧依然存在,但已被一种更强烈的求生欲和探索欲复盖。
他就象一名被困孤岛的落难者,第一次造出了简陋的木筏,虽然第一次出海就被浪头打回,但他已经看到了对岸的轮廓,感受到了海流的方向。
他不会放弃。
下一次远行,很快就会开始。
---